千里淮河流经霍邱县79公里,临淮风光旖旎、文化璀璨,庄台、湿地、河心洲相映成趣,孕育产生了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以庄台文化、农耕文化、泥塑文化、淮河大鼓等为代表的淮河文化。淮河风景道以淮河为轴,以路串景,联景成线,使淮河风景道与沿线淮河风光、历史古迹、乡村风情相互融合,最终达到“人在堤上行、宛若画中游”的效果,成为集民俗展示、研学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最美风情廊道,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淮畔画廊”旅游品牌效应。
城西湖万亩荷花基地
城西湖万亩荷花基地,又称徽莲产业园,坐落于地域辽阔、生态秀美、资源丰富的城西湖内,是莲藕产业扶贫基地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每年夏秋季节,前来观荷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县政府曾在在这里举办两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每年都吸引省内外60多万名游客前来观光赏荷、野外写生、休闲度夏。2021年,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中心委托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城西湖淮畔荷乡旅游景区创建方案》。目前,城西湖乡党委、政府正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照《创建方案》,依托万亩莲藕基地,积极拓展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强力打造以“徽莲”为品牌的产业旺地、富民高地和旅游胜地。
淮河文化园
淮河文化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临淮岗景区内,由淮河农耕民俗馆、临淮泥塑艺术馆和柳编文化博物馆共同组成,又称“研学三馆”,展陈4000多平米,展陈物件8000多件。文化园深度汲取霍邱文化元素,通过融入农耕、泥塑、柳编文化,结合现代创作技艺,荟萃霍邱独特的自然人文精神,助力提升临淮岗景区内涵,打造区域文化旅游新景点,使其成为一座集发扬农耕民俗、传承柳编工艺、展示泥塑非遗于一体,屹立安徽辐射全国的农耕文化、泥塑艺术、柳编文化主题博物馆。
淮河农耕民俗馆,是千年古蓼厚重历史的实物档案,是传承淳朴民风弘扬优良传统的精神家园,是展示沧桑历程彰显发展成就的璀璨画卷。展馆承载着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将在今后的漫长岁月中发挥其独有的社会效益。随着馆藏文物不断丰富、馆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耕民俗馆文化传承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后代的社会意义将愈加突显。
临淮泥塑艺术馆,作为霍邱县域内以农耕文化、泥塑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承载着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霍邱淮河流域非遗文化、泥塑文化的重大使命,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与泥塑文化,不仅能激发广大参观者对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更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塑造霍邱临淮地区文化人文景点。各种主题的泥塑作品都是临淮泥塑艺术非遗传承人田孝琴老师的代表作品,其中很多都获得了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褒奖,其中如传统文化系列、抗战救国系列、官兵抗洪系列、中国梦及抗疫防疫系列,手法小中见大,立意高远,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精彩呈现。
千里淮河第一坝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霍邱县与颍上县交界处的临淮岗。它是千里淮河最耀眼的明珠,也是世界上拦截河道坝体最长的洪水控制工程,主坝8.54公里,副坝68.97公里。工程初建于1958年,1962年停建,2001年重起建设,由49孔浅孔闸、12孔深孔闸、14孔姜唐湖进洪闸,12孔城西湖退水闸,主坝、南北副坝和两个船闸等工程组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将淮河干流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的关键工程,堪称淮河上的“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它的建成,在治淮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