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3日,由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总台国际在线、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决策杂志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融媒体采访团深入六安实地采风创作,用文字、镜头定格老区发展的精彩瞬间。 霍邱县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2024年实现“三增”,粮食总产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水稻、再生稻、小麦、玉米等多元发展,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 春风拂绿,生机盎然。当前,霍邱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文明乡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如今,一幅天蓝水清、产业兴旺、百姓和乐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在霍邱县白莲乡,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农户抢抓农时,翻耕土地、播种再生稻秧苗,一株株秧苗整齐划一地站立在水田里,明晃晃的田块顿时变得生机盎然。
再生稻是水稻栽一次收两茬的种植模式,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收获第二茬稻谷,具有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等诸多优势。这种“一种两收”模式,增加了稻谷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霍邱县是全国再生稻种植第一大县,种植面积占安徽省三分之一,打造出一批特色亮点品牌。“为了响应‘多种粮、种好粮’的号召,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白莲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再生稻生产。”霍邱县白莲乡党委委员许德国说道,“近年来,白莲乡实施5.5万亩再生稻种植,申报“皖莲珍”品牌,一经上市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亩均260斤,每亩增收近600元。”
在农业生产持续突破的同时,霍邱县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注重基层治理创新。龙潭镇作为全国文明村镇,持续开展以“我村月榜样”为主题的文明评选活动,每月围绕清洁卫生、志愿服务、团结助人等内容,层层推举身边好人好事。63岁的老党员罗永红就是3月团结助人月榜样,主动调解邻里矛盾、带头搞环境卫生,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全村群众。龙潭镇党委宣传委员刘景表示,通过榜样评选,乡村更有温度,邻里更加和睦,也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霍邱县还创新跨省边界党建共建模式。龙潭镇石庙村地处皖豫交界,曾面临边界治理难题。如今通过“党建联建”,两省村庄共建调解队、共享治安监控、联通公交线路,边界地区连续两年实现“零上访”,群众跨省出行、生产生活愈加便利。
近年来,霍邱县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再生稻米、甲鱼、鸭蛋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下一步,霍邱县将在党建引领、产业升级、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把一片片希望田野变成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底色。
|